国际
AI导读: 意大利起泡酒在最新统计中显现复苏迹象:出口额降幅从1%收窄至0.4%,达10亿欧元;出口量转为正增长0.1%至2.541亿升。尽管面临多重挑战及美国关税加码影响,意大利葡萄酒整体出口表现尚可但仍显脆弱。从具体市场看:美国以9.884亿欧元保持第一大市场地位(+5.2%);德国作为欧洲第一大市场出口额5.732亿欧元(-1.8%);英国第三但出口额降至3.701亿欧元(-4.5%)。加拿大呈现强势增长(+12.8%至1.977亿欧元),出口额已超过稳定增长的瑞士(1.949亿欧元)。法国市场持续向好(+1.85%至1.58亿欧元),荷兰保持正增长(+0.8%),比利时略有下滑(-0.5%)。瑞典(-2.7%)和日本(-7.4%)表现欠佳,俄罗斯市场大幅萎缩(-37.5%),奥地利下滑4.3%。中国市场尤为严峻,出口额骤降21.7%至3360万欧元,被澳大利亚反超;韩国以2630万欧元(+0.9%)紧随其后。巴西虽属边缘市场但增长5.5%,被行业专家视为未来值得关注的市场。
AI导读: 泰斯卡酒厂始建于1830年,是斯凯岛的重要产业。帝亚吉欧于2024年10月提交规划申请通知(PAN),计划拆除现有酒厂并新建更大规模厂区以提升威士忌产能,支撑其苏格兰威士忌长期发展愿景。品牌在2024年11月和2025年2月举办公众咨询会收集意见,并于2025年6月正式向高地议会提交新建申请。本月初申请进入公众咨询阶段后,反对声音迅速凸显。居民主要担忧集中在三方面:项目规模与卡博斯特村及周边景观不匹配,可能破坏当地原有风貌;质疑就业效益,指出产能提升一倍却不会新增岗位,反而可能因引入现代技术导致裁员;施工期长达5年,将带来交通拥堵、噪音污染及环境干扰,且帝亚吉欧未承诺对承受重卡压力的道路进行维护与改善。少数居民表示支持,认为现有建筑已不适应现代生产需求,新建设施早该推进;施工期间工人消费可为村庄带来额外收入,项目运营后能维持稳定的全年就业;新建筑不会遮挡附近湖泊景观,能较好融入环境。值得一提的是,泰斯卡酒厂2022年8月曾启用新游客中心,该项目是帝亚吉欧1.85亿英镑苏格兰威士忌旅游业投资的一部分。
AI导读: 葡萄果实重量在不同产区呈现差异:上里奥哈和里奥哈阿拉维萨已达正常水平,而东里奥哈仍低于平均值。与2024年采收季相比,今年葡萄成熟过程中的糖分积累速度加快,潜在酒精度形成进度预计比去年提前约一周。目前葡萄园已基本弥补生长周期中出现的物候期延迟,进入正常成熟轨道。东里奥哈产区葡萄酸度总体良好,但因气候条件复杂,需持续监测以维持平衡度。植株生长状态与卫生条件整体良好,但受高温热浪影响严重的葡萄园需加强成熟度监控。管委会将持续更新成熟度报告,并在采收季推进过程中提供更详细的数据和趋势解读。
AI导读: 根据8月18日分析报告,东里奥哈葡萄园整体健康状况良好,但需重点关注近期热浪对部分地块叶幕的影响。监测数据显示,葡萄糖分成熟度因持续高温气候较往年提前,浆果平均重量低于上一生长季。当前酸度与pH值处于理想水平。本次发现两处特殊情况:27号样本遭冰雹影响,28号样本已进行疏果处理。此报告系管委会2025年首份成熟度简报,后续监测范围将扩展至整个里奥哈法定产区,为种植者提供采收时间科学依据,旨在最大化葡萄与葡萄酒品质。监测数据源自西班牙里奥哈葡萄酒官方机构,版权归原始权利人所有。
AI导读: 南澳大利亚葡萄酒工业协会(SAWIA)推出“小型与家族企业计划”,旨在通过结合实训课程与一对一帮扶,协助酒庄建立可持续商业模式、提升销量并增强与本地及国际消费者的互动。该计划基于酿酒师反馈设计,聚焦行业当前核心挑战:财务管理课程关注企业长期生存能力,故事讲述培训强化品牌市场影响力,数字策略课程帮助拓展传统酒窖外的销售渠道。SAWIA首席执行官Inca Lee指出,小型酒庄正面临市场压力、消费偏好变化及数字转型等多重挑战,该计划将为参与者提供可立即应用的实用技能。近年来,南澳葡萄酒产业经历深刻变革,包括消费行为演变、竞争加剧及数字化推进,许多小型生产商难以在维持盈利的同时适应变化。此计划系南澳政府“小企业基础项目”的一部分,属于《南澳大利亚小企业战略2023-2030》的重要举措。
AI导读: 富邑葡萄酒集团在展会期间集中展示了以奔富为首的奢华及高端品牌组合,包括洛神山庄、酝思酒庄等,凸显其全球品牌实力与产品多元化布局。其中,源自中国产区的奔富CWT 521赤霞珠马瑟兰混酿葡萄酒成为焦点,作为奔富珍藏系列首款中国产区葡萄酒,已连续发布三个年份,承载着集团对中国产区的深厚情怀及中澳葡萄酒产业深化合作的期许。9月10日,集团独家赞助的多款佳酿在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主办的招待晚宴上获大使及宾客嘉许。紧扣展会“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主题,集团与阿德莱德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深化中澳葡萄酒人才培养项目,获校方肯定其为行业人才创造发展机遇的贡献。去年以来,集团携手澳大利亚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及中国酒业协会共同开展中澳葡萄酒人才项目,搭建知识交流与跨文化协作桥梁。未来,集团将继续践行深耕中国市场的承诺,以高品质葡萄酒推动中澳经贸文化交流,助力行业蓬勃发展。
AI导读: 2025年第一季度俄罗斯对华葡萄酒出口量达700吨,同比增长2.2倍,出口额约100万美元增幅达3.3倍。同期俄罗斯葡萄酒总出口量约1000吨,中国占比72%成为最大进口国。海关数据显示,1-7月中国自俄进口葡萄酒总额130.8万美元,同比增长83.35%,其中4月单月进口额达44.47万美元峰值,但6-7月分别回落至12.47万和9.7万美元,出现月度负增长。俄罗斯葡萄酒虽增速显著,但市场份额仍远低于法国、澳大利亚等传统产酒国。俄方将中国列为重点推广市场,同时本土产能持续扩张——2025年前七个月葡萄酒总产量达2.09亿升(同比增长12.6%),起泡酒产量增长15.8%至8700万升。目前俄罗斯葡萄酒在华销售以线上“俄罗斯国家馆”为主,主力产品单价约100元,部分单品销量超6000瓶,线下渠道较少且渗透率有限。专家认为,俄罗斯葡萄酒需在品质稳定性、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方面持续发力,才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更大发展空间。中国消费者对新产区和差异化产品的接受度提升,以及政策导向下的理性消费趋势,为新兴产国葡萄酒提供了潜在机遇。
AI导读: 美国最新法规将软木定义为“无法替代的天然产品”,对进口软木塞免征额外关税,这一决定缓解了欧洲软木行业的压力。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作为全球软木核心生产国,尤其是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而美国是其第二大进口市场,2023年进口额达2.41亿美元,其中70%为软木塞。美国葡萄酒产业在2022年创造了276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尽管近年增长停滞,仍是重要产业。美国选择免税的核心原因是本土缺乏软木产业支撑,且短期内无法实现替代。若征收15%关税,成本将转嫁至美国酿酒商,推高葡萄酒零售价,尤其冲击加州等高端产区,损害利润和竞争力。因此,免税政策本质是保护本土产业利益,而非贸易善意。欧盟软木企业直接受益,但欧盟葡萄酒仍面临15%关税,美国经销商和餐厅承担高成本。长期看,美国对欧盟软木塞的依赖未变,未来供应波动或政策变化仍带来风险。这一决策反映了软木产业的地理集中性和美欧贸易的复杂性,美国本土产业利益始终是政策核心。
AI导读: 2025年前五个月意大利葡萄酒出口总体保持稳定,出口额仅略有下降。根据Nomisma葡萄酒监测报告,上半年全球12个主要市场的意大利葡萄酒出口额增长1.5%至28亿欧元,出口量增长2.1%至7.035亿升,表现优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各市场趋势分化显著:美国市场因关税政策影响呈现先增后降态势,第一季度囤货推动进口额增长2.5%至10.5亿欧元,但第二季度下降7%;加拿大受益于美国葡萄酒替代需求,进口额增长11%至2.063亿欧元;德国实现强劲复苏,进口额增长10.3%至5.22亿欧元。英国、瑞士、法国等市场则出现下滑。产品类别方面,起泡酒增速放缓,12个市场进口额微增0.8%至7.482亿欧元,日本、美国和中国保持正增长。静止葡萄酒和半起泡葡萄酒在德国、加拿大等市场表现突出,但英国和中国市场显著下滑。分析师指出,美国市场萎缩风险对意大利葡萄酒出口构成重大挑战,建议企业通过拓展新市场和出口多元化应对潜在冲击,但需认识到建立新市场需要中长期战略投入。
AI导读: 卡萨雷东多集团收购帝亚吉欧旗下利口酒品牌“谢里丹”,该品牌以双腔瓶设计为特色,主打咖啡奶油利口酒,已覆盖全球50余个市场并在欧洲享有较高知名度。此次收购将“谢里丹”纳入卡萨雷东多现有品牌矩阵,与萨法里、贝朗利口酒、阿玛圭尼亚、福克斯泰尔金酒及佩尔塞开胃酒形成协同效应,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卡萨雷东多CEO丹尼尔·雷东多表示,收购彰显集团全球化雄心,计划通过扩充商业、营销及物流团队支撑品牌国际增长。对帝亚吉欧而言,此次出售是其“高效产品组合管理”战略的延续,近期已剥离包括潘佩罗朗姆酒、卡西克朗姆酒等多个非核心品牌,以聚焦尊尼获加、轩尼诗等核心业务。卡萨雷东多CFO里卡多·雷东多指出,收购将巩固其全球烈酒市场竞争者地位,体现对可持续增长及国际合作伙伴关系的长期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