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AI导读: 奔富在香港奕居举办"换塞诊所"活动,由首席酿酒师Peter Gago和Shavaughn Wells主持。该服务始于1991年,灵感来自酿酒师Max Schubert为友人换塞的习惯,专为15年以上酒龄的软木塞封瓶奔富葡萄酒提供真伪认证与寿命延长服务,全球已评估超20万瓶。流程包括开瓶检查、补酒、重封及出具证书,尤其受二级市场收藏家青睐,曾处理1940-50年代老酒。香港作为亚洲高端葡萄酒市场重要据点,此前两次活动服务了400余瓶珍稀酒款,包括Block 42等经典产品。Peter Gago强调香港藏家对酒文化的深刻理解,指出每瓶酒都有独特故事需传承。参与者需预约且酒液状态符合"绿区"或"琥珀区"标准,官网提供自测工具。活动彰显奔富在陈年酒领域的专业地位。
AI导读: 2025年7月27日,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达成双边关税与贸易协议,其中特朗普设定对欧盟产品进口15%的关税上限。8月1日实施的广泛关税政策未对烈酒等品类作出特殊规定。据约翰·邓纳姆联合公司(JDA)数据,此举将导致美国工资损失31亿美元、经济产出减少97亿美元、州和地方税收损失6.33亿美元。具体影响方面:烈酒行业预计流失1.9万个岗位及97.9万美元工资;葡萄酒行业损失更严重,将减少40515个岗位和21.2亿美元工资。关税还将使烈酒增加5.56亿美元税负,每加仑成本上涨0.82美元。美国葡萄酒与烈酒批发商协会(WSWA)警告称,关税将引发供应链连锁反应,即使美国本土产品因使用欧盟原料也会受冲击。研究显示15%关税可能导致所有酒类批发价平均每加仑上涨0.22美元,成本最终转嫁消费者。WSWA指出关税会抬高整个品类价格底线,削弱企业竞争力,并呼吁恢复零关税贸易。2024年美国从欧盟进口烈酒价值达34亿美元。
AI导读: Diageo本财年业绩表现平平,有机净销售额仅增长1.5%,有机营业利润下滑1%,但通过成本控制和资产优化仍实现27亿美元自由现金流。烈酒行业面临消费紧缩和贸易摩擦等挑战,尽管龙舌兰酒和Guinness品牌保持增长,但核心产品Johnnie Walker威士忌在美亚市场销售疲软,反映出高端酒类在经济下行期的脆弱性。为应对市场变化,Diageo采取双轨策略:一方面推进产品高端化,另一方面加速布局无酒精饮品领域,如收购Ritual Beverage Company并推广Guinness 0.0。公司启动"Accelerate"计划,目标三年节省6.25亿美元成本,2026财年起稳定产生30亿美元年自由现金流。管理层近期经历重大调整,涉及印度、非洲、欧洲等区域负责人及法务、财务高管。CEO Jhangiani强调将通过品牌优势、全球洞察和运营效率提升股东回报,并计划借助2026世界杯等大型活动增强品牌影响力。然而在行业整体低迷背景下,Diageo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仍存不确定性。
AI导读: 近年来,美国年轻群体的饮酒意愿显著下降,2023年饮酒比例为59%,现已降至50%。这一趋势与社会对适度饮酒态度的转变密切相关,特别是今年1月美国前卫生局局长维韦克·穆尔西博士建议在酒精饮料标签上添加癌症警告后。调查显示,53%的美国消费者认为每天1-2杯的适度饮酒对健康有害,这一比例自2018年的28%持续攀升至2023年的39%、去年的45%。在仍有饮酒习惯的人群中,消费频率明显下降:仅24%的饮酒者表示过去24小时内喝过酒,为历史最低;40%的人表示上次饮酒已超过一周,为2000年以来的最高值。过去一周的平均饮酒量为2.8杯,是1996年以来的最低值,较去年的3.8杯显著减少。女性饮酒率下降更为突出,自2023年以来降幅达11个百分点,目前整体饮酒比例为51%。同时,女性对适度饮酒健康风险的认知更强,60%的女性认为其有害,高于男性的47%。
AI导读: 山姆·费舍尔(Sam Fischer)将于10月27日起正式接任富邑集团CEO,其任命经过全球严格遴选,相关更替成本约400万澳元。费舍尔拥有30余年全球酒饮、快消品及奢侈品行业管理经验,曾领导狮牌(Lion)及帝亚吉欧(Diageo)等企业完成业务转型。富邑集团董事长John Mullen高度评价其战略眼光与品牌建设能力。2025财年财报显示,集团税后净利润达4.369亿澳元(增长341.8%),剔除特殊项目后增长15.5%。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奔富品牌在中国及亚洲市场的复苏、达欧酒庄并购协同效益(已实现1200万美元),以及EBITS利润率提升至26.2%。集团宣布2026财年启动2亿澳元股票回购计划,并预期在奔富引领下持续增长。所有财务数据均截至2025年6月30日。
AI导读: 日本威士忌出口在2023年结束了连续15年的增长,出口总量和总额分别下降9%和10.7%,至1,290万升和500亿日元。2024年进一步下跌12.8%至436.51亿日元,在日本酒类出口总额中的占比降至34.6%。威士忌和其他酒类是唯二出现下跌的类别,而啤酒、利口酒和葡萄酒等则实现两位数增长。美国超越中国大陆成为日本酒类最大出口市场,对中国大陆出口额下跌23.9%,对美国则增长11.6%。香港市场因烈酒税下调,日威出口额激增155.86%。日本威士忌出口下滑的原因包括定义趋严、清酒供应短缺、中国经济放缓以及本土威士忌产业的兴起。美国、中国、澳大利亚、法国和韩国等地的本土威士忌产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进一步冲击了日本威士忌的市场份额。未来,日本威士忌可能难以重现过去的增长神话。
AI导读: 法国为解决生产过剩和市场失衡问题实施的拔藤计划已清除超过2万公顷葡萄园,但2025年葡萄酒产量预计仍将反弹至40-42.5亿升(约5.32-5.65亿瓶),较去年增长17%。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有利天气条件,夏季干燥炎热减轻了病害压力,促使多个产区提前采收。勃艮第、香槟等地区产量显著回升,而波尔多等地因拔藤计划影响增幅有限。然而,奥德省山火导致800-900公顷葡萄园受损,重灾区产量可能减少30-70%。各产区情况各异:香槟产量接近五年均值;勃艮第整体增产但博若莱减产;波尔多产量持平;朗格多克-鲁西永在清除1万公顷葡萄藤后仍有望增产。尽管产量回升,法国葡萄酒行业仍面临平衡挑战,生产商密切关注夏末天气变化。法国预计保持全球第二大葡萄酒生产国地位,仅次于意大利(45亿升),西班牙产量预计达37.5-38亿升。
AI导读: 富邑葡萄酒集团2025财年业绩报告显示,集团净销售收入达29.38亿澳元,同比增长7.2%,但销量下滑2.7%至2130万箱。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奔富事业部(收入10.74亿澳元,+7.3%)和富邑美洲事业部旗下达欧品牌的强劲表现。亚洲市场成为关键驱动力,奔富在该区域收入7.5亿澳元(占比70%),同比增长19.1%,抵消了其他市场的下滑。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以外亚洲市场的低渠道库存预计将支撑2026财年增长。中国市场方面,奔富重新确立领先地位,占据高端葡萄酒市场份额,但面临消费场景转变和平行进口产品价格压力。集团战略层面,2025年7月完成组织结构调整,将富邑美洲高端品牌并入新成立的Treasury Collective事业部(年收入11.35亿澳元),强化豪华产品组合。即将上任的新CEO费毅衡将面临维护核心市场价格体系等挑战。
AI导读: 2024年迪拜中国游客达82万人次,同比增长31%,带动奢侈品及高端餐饮消费。尽管全球葡萄酒市场放缓,迪拜却逆势增长,即使恢复30%酒精税,市场热度不减反增。高端餐饮成为主要驱动力,如迪拜亚特兰蒂斯酒店的米其林餐厅酒单扩展至1600多款,涵盖全球知名产区。勃艮第和波尔多仍是主流,但加州、澳大利亚及中国葡萄酒也受关注,独特品种如意大利菲亚诺更受欢迎。国际酒商如英国Cru Wines入驻,邦瀚斯预测中东将成为高端葡萄酒新增长点,2025年销售额或超10亿美元。市场仍受法律与宗教约束,但高净值游客持续流入推动发展。迪拜迎来首位侍酒师大师Stephen Towler,他的成功激励本地从业者,并纠正外界对迪拜葡萄酒市场的误解。未来,小型酒庄及自然酿造法葡萄酒或成趋势,专业人才与培训体系提升将优化市场体验。迪拜凭借开放文化、旅游业及高端餐饮,有望成为全球葡萄酒新兴高地。
AI导读: 2025年11月19日,Billecart-Salmon与Bernardaud将在Mareuil-sur-A庄园举办沉浸式体验活动,票价580欧元,内容包括葡萄园参观、香槟美食搭配午餐及餐桌礼仪大师班。双方传承人Charles Bernardaud和Mathieu Roland-Billecart将展示法式待客之道,并推出限量瓷质酒塞架。同期,兰斯Villa Demoiselle举办"Merveilleuses Demoiselles"展览(2025.7.9-2026.6.15),通过多元艺术形式呈现女性形象,延续Nathalie Vranken推动艺术与工艺融合的理念。9月20日,Charles Heidsieck庄园将举办蛋黄酱锦标赛,三家米其林餐厅竞逐最佳蛋黄酱与白中白香槟搭配奖,票价150欧元/两人。此外,2025年7月8日英国国宴选用Domaine Evremond起泡酒和Louis Roederer半干型香槟,象征英法友谊。所有活动均体现高端餐饮与文化的深度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