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园报告
AI导读: 2025年德钦葡萄种植区气候呈现冷暖交替、降水增多的特点。1-2月高海拔积雪偏少,平均温度较常年偏高0.23℃,但较大雨雪天气较往年推迟近两个月。2月中下旬高海拔区域出现较大积雪,低海拔区域持续阴雨,降雨量达17.4毫米,导致葡萄园温度小幅下降。3月气候多变,最低温2.4℃(较2024年低0.5℃),最高温25.51℃(较2024年低0.89℃),降雨量35.2mm(同比增加20.2mm)延缓了萌芽进程。3月23日后持续晴天使积温快速累积,萌芽进程显著加快,各品种萌芽整齐度优于往年。不同海拔梯度呈现明显差异:低海拔(2050-2100米)的美乐(3月23日)和赤霞珠(3月22日)率先萌动;中高海拔(2300米)赤霞珠萌芽推迟至3月25日;最高海拔(2700米)的霞多丽至4月初尚未完全萌芽。整体萌芽期较2024年推迟3-5天,但转晴后地温迅速回升促使葡萄藤加速生长。酒庄正密切关注新梢生长,为后续抹芽和病虫害防控做准备,这种"慢热"的开局可能有利于高原葡萄酒形成更细腻的风味特征。
AI导读: 伊犁河谷产区酿酒葡萄主要分布在霍尔果斯市、可克达拉市和伊宁市,其中67团发展最为迅速,种植面积达1.5万亩,拥有丝路、弓月、婉桐、卡伦、牧云雅风等代表性酒庄。2025年春季,当地气候平稳,3月底温度稳定在0℃以上,4月初最高温度达20℃以上。67团葡萄园于4月1日开始陆续出土,集中出土时间为4月5-8日,比2023年提前2-3天。当地农户以杏花开放作为葡萄出土标识,出土后十天内上架最为适宜。各酒庄积极展开出土工作:丝路酒庄的“鸟巢葡萄园”于4月3日开始出土,4月中旬全部结束;其“秘境葡萄园”因海拔较高,出土时间晚10天左右。弓月酒庄13连葡萄园4月5日开始出土,计划夏初栽种雷司令等新品种。婉桐酒庄马瑟兰葡萄园4月1日出土,4月8日完成500亩出土工作并施用羊粪。牧云雅风酒庄两年生马瑟兰新苗4月1日出土,目前已开始萌芽。4月中旬的及时春雨为葡萄园提供了良好生长条件,大部分葡萄园已进入萌芽阶段。各酒庄结合气候条件,加强出土后的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管理,确保葡萄健康成长。
AI导读: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面临严峻的霜冻威胁,主要源于地理、气候及葡萄自身特性三方面因素。该地区春季昼夜温差大,冷空气易在低洼葡萄园聚集,加之葡萄早萌芽特性与品种抗寒性差异,使霜冻危害加剧。为应对此挑战,当地采用熏烟法作为核心防御措施:通过点燃秸秆等材料产生的烟雾形成保温层,可提升园内气温1-2℃,有效保护幼嫩器官。霜冻高发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需加强监测预警,配合修剪与科学施肥提升植株抗寒力。青云酒庄融合科技与传统农法,在霜冻防御中展现对自然的敬畏,最终保障葡萄产量与品质,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月中旬,随着春风轻抚高原,藏东高原上达美拥酒庄、1865酒庄不同海拔的葡萄园陆续开始萌芽,奏响了新生的乐章。尽管今年春季气温偏低、降雨偏多,但葡萄园整体萌芽时间与往年相近,早、中、晚熟品种依海拔梯度次第苏醒。达美拥酒庄新增小芒森、马尔贝克等国际品种试验园,开启雪域酿造的又一季探索。
AI导读: 宁夏贺兰山东麓多个葡萄酒产区近期陆续开展葡萄展藤工作,标志着新一年葡萄生长季的开始。石嘴山子产区的贺东庄园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225棵60-120年树龄的老藤出土过程通过央视新闻频道直播,吸引超过20万观众在线观看。贺兰金山的银色高地酒庄采用生物动力法,除机械出土外还制备BD501等生物动力制剂以增强葡萄藤抗性。永宁县通过机械化推广活动展示智能农机具,建立协同机制提升效率。青铜峡产区创新采用"挂枝越冬"生态模式,将17,000亩葡萄园的枝条还田改良土壤。红寺堡区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提供指导,预计4月20日前完成全区数万亩葡萄出土工作。各产区结合当地气候特点,通过机械与人工配合、科学防霜冻等措施,确保展藤工作安全高效进行。